English

如何发现华罗庚

2000-12-1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17岁的华罗庚 我有话说

1928年,17岁的华罗庚因家里穷而辍学。这时,已对数学发生兴趣的他,抓紧时间自学,一方面苦读手中仅有的几份教材《大代数》、《解析几何》和《微积分》,为自己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。另一方面,他还攒起零花钱,用来购买《科学》和《学艺》两种杂志,以便及时了解数学领域的进展情况。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,华罗庚开始“发现”和研究问题,写自己的论文,分别向《科学》和《学艺》两杂志投稿。《学艺》杂志创刊于1917年4月,主办者是以留日学生为主体的中华学艺社,1920年以后转到国内编印。

华罗庚阅读了苏家驹1926年底发表在《学艺》杂志上的《代数的五次方程式的解法》,初时颇为赞赏,经缜密思考,又转怀疑,随后写信给《学艺》杂志。而《学艺》只刊载了一个承认苏文有误、编辑失责,对“华罗庚君来函质疑,殊深感谢”的“更正声明”,但没有发表华罗庚“来函”的全文。这种埋没作者劳动成果的做法,对华罗庚是不公平的,对读者也是不负责任的。

同是与编辑部打交道,《科学》杂志的回应是另一种结果。1929年底,《科学》月刊发表了华罗庚的处女作《Sturm氏定理的研究》。名不见经传的华罗庚,文章何以能在《科学》上一投中的呢?

《科学》杂志经常刊登“投稿简章”,讲明对投稿者的要求。“简章”的最后一条是“投稿请寄上海亚尔培路309号中国科学社编辑部王季梁先生收,或有与本部编辑员相识者,直接寄交亦可”。

按当年公布的名单,《科学》的编辑员有吴有训、翁文灏、任鸿隽、庄长恭、艾伟、杨铨(杏佛)、钱天鹤、杨克念、萨本栋和蔡堡,皆为当时科学界的名人,困守一隅的华罗庚不可能与他们相识。他只能按规定把稿件寄给王季梁。

王季梁,即王?,是1909年首批庚款赴美留学生之一。1915年获里海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。回国后,曾出任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的理学院院长。作为化学界的名人,在筹建中央研究院之始,王?即被蔡元培邀请参与工作,并出任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。王?是中国科学社的早期社员,从1926年9月起,他开始担任《科学》编辑部主任,在领导化学研究所的工作之后,也还继续担着这项业余兼职的差事。

按照编辑程序,王?在收到华罗庚的稿件之后,会分交有关编辑审稿,再决定是否刊用。我们现在不清楚审稿的细节,但可以肯定的是,编辑部重视文章的质量,而不在乎作者的身份,华罗庚的文章,只是对求代数方程实根数的Sturm定理做了简化,这在数学史上虽然算不得什么重要发现,但对立志向数学王国挺进的华罗庚来说,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由于受到第一步的鼓励,拉近了华罗庚与《科学》杂志的距离,很可能他又很快把质疑苏家驹论点的情况告诉给了《科学》编辑部。他“经本社编辑员暗示,遂从事于苏君解法确否之工作”。1930年12月,《科学》以“来件”的方式发表了《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》。

后来,清华大学的熊庆来教授等通过《科学》知道了华罗庚的名字;

再后来,熊庆来通过清华大学的教员唐培经(与华罗庚未曾谋面的金坛老乡)了解了在金坛中学担当“庶务”的华罗庚;

再再后来,在熊庆来、杨武之教授的举荐下,经叶企孙拍板,华罗庚走进了清华校园,在数学系做了一名管理图书、收发文件等杂务的助理员。

再再再后来……华罗庚成了顶尖的数学家。

《科学》不拘一格选文章,使得一位自学青年露出“尖尖角”,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津律乐道的刊物编辑当伯乐的经典故事。

(摘自《科学旧踪》,樊洪业著,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